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衰。
历史的很多事,在现实中不断的重演,只不过我们容易遗忘。
在我们跨境电商这个领域,今天所有人都在谈论低价,都觉得低价是不二的制胜武器。
Temu所到之处,几乎重塑整个行业,其他平台打不过,也选择纷纷跟进
比如TikTok,速卖通,Lazada,虾皮
现阶段的跨境电商,是价格越卷越低,利润越来越越薄,商家越来越辛苦
总有人觉得,利用低价,是一盘大棋,卷死同行,干掉老外,到时候市场不就是我们说了算了吗?
但,真时现实也许远不是如此美好。
跨境这个行业,搞不好,也可能重蹈当年,“中国摩托车败北东南亚”之路。
写这篇文章,希望更多的人警醒。
— 1 —
前言
有去越南旅行的小伙伴都知道,越南这个国家,可以说是“摩托车王国”
走在大街小巷上,各种摩托车穿梭左右。
在越南摩托车的保有量在4500万,平均2个人中,就有1人拥有一辆摩托车。
但在这么多的车流中,你很难找到中国的摩托车品牌,主流的市场,全部被日本,韩国车企占据。
但是,其实中国的摩托车,也曾横扫东南亚市场,也曾取得巨大的辉煌。
当年中国摩托也是利用低价,
把日本车扫出东南亚,最巅峰时期,占据了东南亚整整80%的市场,
然而不到20年时间,在没有外敌来打击,
中国摩托就因为“内斗”,又丧失所有的市场,最后整个市场的占有率5%都不到。
因此回顾这段历史,对跨境的从业者来说,极具意义,
覆巢之下,没有完卵,希望我们不要重蹈覆辙。
— 2 —
第一阶段:低价入场
当年(1996左右)中国品牌进入越南市场,一开始市场是被日本品牌占据了
日系的品牌主要有:铃木、本田、雅马哈等
为什么是日本车企?
首先日本本来电子工业就挺发达的,然后越南人也觉得有一辆日本品牌,还挺有面子的。
而中国呢,改革开放初期,自己市场才刚刚满足,才想着去东南亚看看,所以时机上,被日本车辆占据优先。
至于越南自己本土企业,那更不用说了,比我们还弱后,也没有啥工业,根本造不出来。
所以,中国进入越南之前,市场是被日本牢牢占据了
那时候摩托车的平均市场的单价是,一辆1500美金。
好这个时候,中国车企进入这个市场,首先采用的第一步骤就是,降低价格。
先砍一半再说,由1500美金,降到800美元一辆。
呵呵,够意思了吧。
越南人一看,傻眼了,还有这操作,便宜这么大。
而且关键是好像和日系车也没什么区别,一样的声音,一样的速度,价格便宜了一半,你说选谁?
在这种极具低价下,国内的其他厂商也加入进来,短短2年时间,越南市场80%的摩托车都被中国市场占有。
这个阶段,是名副其实的老大。
— 3 —
第二阶段:挥刀自宫
第一阶段,利用价格战,把竞争对手挤出市场后,占领了80%的市场,
环顾左右,发现市场都是内部人,没有对手。
于是让人震惊的一幕开始了
中国的品牌,并没有团结一致固守市场,而是想着挤掉同行,自己吃独食,一家独大。
于是,新一轮的价格战开始了。
先是800美元一辆,后面是600美金一辆,
要知道600美元已经是最低价了,你如果再跌,无论如何,企业都赚不到钱了。
但价格还在降,甚至开始亏本在卖了,跌破500美元一辆。
这个时候,越南人欣喜若狂,简直是白菜价。
但是疯狂远不止于此,
价格最激烈的时候,一辆摩托车的价格平均每月能跌70多美元,
几轮价格战后,单辆车的价格甚至跌到了300美元的低谷。
从1500美金,到800美金,再到300美金。
价格到这个时候,所有企业都在强撑,都在赔本做生意,都在为市场做慈善。
— 4 —
第三阶段:全线崩盘
价格急剧下跌了,按道理来说,市场应该无对手了,干倒中国人,留下了的还是中国的品牌,好歹也是自己人嘛。
但是这个时候,越南消费者开始怀疑,
这么便宜的车能骑吗?安全吗?他们开始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怀疑。
商家即便卖力宣传,人们依然怀疑其实用性,因为这样的价格太不合理了。
另外,新的问题也出来了
由于企业没有利润,也没有能力进行新的研发投入。
而为了减少开支,也不得不降低售后服务,
本来应该用原装的材料,现在也只能采用其他低端的零部件,只能拆东墙补西墙,质量越来越差。
并且过去销售的车辆,问题慢慢都出现了,车辆频频开始出现质量问题。
就这样陷入死循环:
没钱,减少售后服务,出现新问题,采用低质零部件,没利润,降低产品更迭,
降低产品更迭,无法维持售后,于是口碑品质越来越差….
更困难的是,
从2002年起,日本本田便推出了廉价车型。
售价大概降到了此前的一半,过去的老牌子又一次卷土出来,挤压了中国摩托车品牌已经占领的市场份额。
中国摩托车至此,全线败走越南市场,又回到最初的状态。
— 5 —
失去的
或许将永远失去
看到这个时候,有人就会问一个问题,
为什么中国的摩托车,不能继续提高质量,重夺东南亚市场?
一句话,如果失去了市场的信任和口碑,想要重回几乎不可能,别人很难再给你信任的机会。
哪怕到今天,中国的摩托车在东南亚,不仅干不过日本,也干不过韩国。
这就是低质,低价,带来的严重的品牌损毁,进而影响整个行业。
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么痛心疾首
目前中国大量的产品,用低价卷市场,同行内部相杀,不断压低中国供应链的价值,外部大量取悦客户
不仅仅退款,还要罚款内部商家,
更可怕的是,其他的平台也纷纷选择跟进,因为不跟进,平台自己都要完蛋。
而企业没有利润,就会导致他们没有动力去提高产品的质量,那么市场的口碑就会急剧崩塌
而欧美人,也并不会因为低价感恩你,
因为生产质量跟不上,售后服务不到位,只会让他们更加仇视中国的品牌。
但是如果你产品出现问题,又没有服务,他们只会愤怒,不会想起自己买的是低价的产品。
这样只会把我们的产品永远定位在,垃圾,低端,低质的标签上。
而这一切买单的是所有外贸人,想要做品牌,想要获取高价值,无异于异想天开。
这一切的代价,您看懂了吗?
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
— 6 —
资本的血腥打发
这些年中国的互联网迅猛发展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到一个现象
就是为了占有市场,他们都会采用一个手段,叫:
低价补贴
看看那些烧钱的互联网案例
当年滴滴和快的,2家相互竞争,为了干死对方,每天最少烧钱4000w,补贴给消费者,以及滴滴师傅。
而用户和滴滴师傅,都很开心,坐车便宜了,滴滴师傅的收入高了。
谁有钱,选择谁。
所以用资本的钱,让消费者往东就往东,往西就往西。
但是低价补贴,只是开始,干死市场对手之后,形成一家垄断之后,你会发现,费用好像不自觉变高了,然后收费的项目,跟套娃一样,越来越多。
有VIP,还有VVIP,还有SVIP,一个接着一个等你。
发现没有,这套打法,现在已经被资本运用的如火纯青了。
在国内是这样,在跨境也是这样。
好多人看不清,无限压低中国产品,也许会让中国的品牌出海,永无出头之日。
把中国的锁死在低端的产业,给产品打上垃圾,廉价的标签,永远卖不出高价,
请问这样的市值第一,什么用?
而目前跨境电商,就是处在这样关键的环节上。
你我都在经历中…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