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段时间你应该也刷到过各种“外卖大战”,看得我心里五味杂陈。
作为做了十几年跨境的老卖家,
我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一种集体性的疲惫:我们好像卷赢了全世界,但却没有一个人真正赚到钱。
分享一些思考,希望对做跨境的同学有启发。
— 1 —
内卷
— 2 —
外卷
— 3 —
利润持续走低
很多跨境卖家还沉浸在“便宜出货就是王道”的逻辑里。但现实是,这套打法已经走到尽头。
你想想看:
低价打市场,结果客户忠诚度极低,今天买你,明天换个便宜两毛的; 品类红利期还没过,利润就被“竞品军团”拉到成本线以下。
整个市场陷入一种“赢了面子,输了里子”的循环——谁都不敢提价,谁都在抢量,但谁都赚不到可持续的钱。
我身边的外贸朋友,很多都是“宁愿不赚钱,也绝不让同行赚钱”。
大家都在熬,拼命压成本、压价格、熬夜跑广告、挤爆供应链,目的不是共赢,而是——“只要你死,我就能活”。
这条路根本不可能持续
— 4 —
跨境的出路在哪里
什么是真正的出海?
日本靠动漫、韩国靠化妆品、美国靠复仇者联盟,这些背后是文化、技术、品牌带来的高溢价。
大家不要觉得,这些东西离我们很遥远,我举几个例子
哪吒电影
拉布布IP
包括,设计,品牌,专利,越来越多优秀的公司,背后都在干这些事
现在跨境谁在做这些,绝对是超级正确的路
你人效不高,做低价,每年都拼命开款,一点意思都没有
做别人不愿做的、做不了的
高技术门槛的赛道 长期品牌沉淀的品类 有文化附加值的内容和产品 有独特供应链能力的垂类出海
还有,很多人一说品牌就是什么要烧钱,这些人脑子都比较古板,
要记住一句话:
品牌的落脚点是产品,是靠产品一件件打爆,一件件赢得用户的心智,有规划,有策略的推进,而不是纯粹靠钱烧起来。
人要多听,多学,多和高手交流,你才能知道出路,知道别人是怎么样的玩法
上周我还回访了一些参加线下活动成员的感受,很多人对做品牌,做亚马逊上高毛利的产品,都有新冲击
如果说做品牌还太遥远,但至少要做高毛利的产品,不走低价,不便宜了那帮老外,尽量往这个理念来靠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