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的发展,实在让我们这些公司收益良多
在这个过程中,我明显感觉效率的巨大提升,我会接触到很多的系统,自动化方法。
一直以来,在我眼里赚钱就应该靠系统,靠先进的商业思维,靠数据来驱动,而不是人力
于是研究着研究者,就找到了我们行业的大牛SHEIN
这家真是靠系统赚钱的公司
所以想着写一篇SHEIN的文章,窥斑见豹,对于很多有追求的创业者,应该是有很大的启发。
那就是在未来,想要成为厉害的卖家,
公司一定能要靠数据,靠系统来驱动了,而把人的因素,特别是把运营的作用降到最低
这是任何真正想做大的公司,一定会走的路。
下面的内容和大家分享
— 0 —
前言
这些年看着SHEIN从一个南京小公司,长成估值4600亿、全球2亿用户,确实非常厉害
而我过去也跑了几十趟广州番禺、东莞虎门,和十几个给SHEIN供货的老板深聊了,我发现,
SHEIN的成功,不是只靠一个单点突破,而是把5个维度同时做到极致,环环相扣,形成了一个飞轮
速度越快,成本越低;
成本越低,用户越多;
用户越多,数据越准;
数据越准,速度更快。
这个闭环一旦转起来,就像滚雪球,越滚越大,越滚越快。
下面我从5个维度,把SHEIN这套打法拆解下
— 1 —
7天出样,2小时交货
SHEIN的成功,核心一点就是速度
天下武功,唯快不破,SHEIN能短短时间干翻ZARA、H&M这些老牌巨头,快速反应帮助可太大了。
传统服装品牌:设计到上架3-6个月,比如ZARA(行业标杆):2-3周
但SHEIN:7天上架,爆款2小时追加发货,库存周转:30天(行业平均180天)
这是一套小单快反的模式
流程是这样的:
Google Trends抓热词 → TikTok爆款监控 → APP实时点击数据 → AI/买手打版 → 首单100-200件测试 → 48小时数据回流 → 爆款立即追加/滞销直接停产
而且现在AI这么发达,他们也充分的利用了AI,具体是泽元做的
1. AI打版取代人工经验
它自己内部自研的AI打版系统,设计师只需要输入:
款式风格(法式、韩系、街头)
目标人群(18-25岁欧美女性)
面料类型(雪纺、牛仔、针织)
系统3分钟就能生成3D虚拟样衣,连模特试穿都省了。
我听一个在SHEIN做过选款的朋友说:”我们内部有个’爆款预测模型‘,准确率能到70%以上。也就是说,10个新款里,7个能卖得不错。
而传统品牌呢?靠设计师拍脑袋,命中率可能只有30%,剩下的都是库存。
这个差距就非常大了
2. 测款采用赛马机制
具体怎么操作?
第一步:首单只生产100-200件
传统品牌怎么做?设计师拍板→生产5000件→铺到全国门店→卖不动打折清仓。
SHEIN的策略上新款先做100件,直接丢到APP上卖,然后盯着数据看。
第二步:48小时内看数据
不是简单看”卖了多少件”,而是看:
点击率(有多少人点进详情页)
加购率(有多少人加入购物车)
转化率(有多少人真下单了)
停留时长(用户看了多久)
评论关键词(“太好看了”还是”质量一般”)
如果48小时内数据好,立马追加500件;数据更好,就1000件、5000件往上加。
如果数据差,直接砍掉,损失控制在几千块。
第三步:2小时内追加发货
是的从决定加单到货发出去,只要2小时。
你可能会问:这怎么可能?布料、裁剪、缝制、质检、包装…2小时够干啥的?
这里面的秘密在于”备料不备货”。
他们是提前在工厂囤大量基础面料(纯色T恤布、牛仔布、雪纺等),但不做成成品。
等测款数据出来,再快速裁剪、印花、缝制。
而且,给SHEIN供货的工厂都有”紧急加单区”,24小时有工人待命。
之前去过一家给SHEIN供货的印花厂,车间里有个巨大的数字看板,实时显示:
哪个款式刚下单
需要用什么面料
几点前必须交货
当前进度到哪一步了
当时看到这个屏幕,确实惊讶到我了
3. 通过数据来选款
每件衣服从上架到售出、退货,所有数据都实时回流到总部:
哪个款式在哪个国家卖得最好
什么颜色、什么尺码最受欢迎
用户的评论里提到了什么关键词
这些数据反过来指导下一轮选款。
比如,数据显示”法式碎花裙在美国南部卖得特别好”,SHEIN立马让设计师多做几款类似风格;数据显示”大码女装的退货率偏高”,立马优化版型。
所以说这一套”高频、小批量”的测试方法,每天都在测、每天都在调。
传统品牌呢?一季度才出一批新品,等你发现问题,三个月过去了。
4. 和供应链全面打通
很多人以为SHEIN的快是逼工厂加班。早期爆发的时候,确实这样,但是现在做到这个体量,根本不是靠加班来的
SHEIN的快,是和整个供应链打通在一起
举个例子:
传统模式:
设计部门花2周设计 → 打版部门花1周打版 → 采购部门花1周找面料 → 工厂排产花2周 → 生产花4周 → 物流花2周
整个流程是”串行”的,一个环节慢了,全链条都慢。
SHEIN模式:
设计、打版、采购、生产、物流、是“并行”跑的:
设计师刚出稿,AI就开始生成版型
版型刚确定,采购就去面料仓库拿货(提前备好的)
面料一到,工厂立马开工(24小时待命)
生产的同时,物流已经在规划路线了
而且,每个环节都有数字化系统实时监控:
设计环节卡住了?系统报警
面料不够了?自动补货
工厂进度慢了?立即调配其他工厂
所以SHEIN供应链不是单点的快,而是整个系统和工厂打通,配合的非常好。
看到这,我都觉得压力巨大,这还怎么玩?
— 2 —
低价
SHEIN确实价格很低,但是却可以做到又便宜又赚钱,我给你算笔细账
传统服装品牌的成本构成:
设计研发:10%
生产制造:30%
库存损耗:15%(滞销、过季打折、报废)
渠道费用:25%(商场扣点、门店租金、导购工资)
营销推广:15%(广告、明星代言、线下活动)- 利润:5%
你看,库存和渠道就吃掉了40%的成本。
SHEIN的成本构成:
设计研发:5%(AI辅助,效率极高)
生产制造:35%(柔性生产,单件成本略高,但总成本低)
库存损耗:3%(小单快反,几乎没库存)
渠道费用:5%(DTC模式,直连消费者)
营销推广:20%(内容营销为主,UGC为主)- 物流:12%(国际物流占比高,但有规模效应)- 利润:20%
你发现没有?SHEIN把库存成本从15%压到3%,渠道成本从25%压到5%,省出来22个点。
这22个点,一部分让利给消费者(所以能低价),一部分投入营销和技术(所以能快速增长),剩下的就是利润(所以能持续烧钱扩张)。
2. 小单生产成本更高?
你可能会问:小单生产不是成本更高吗?
对,单看一笔订单,200件的成本肯定比20000件高。
但“海量SKU”其实也摊薄了成本。
它每天上新8500个SKU,虽然每个款只生产几百件,但总量加起来一天也有几百万件。
这个体量,足以让供应商给它最优惠的价格。
而且,SHEIN对供应链的改造是深度的——它给工厂装MES系统,优化流程,提高效率。
工厂效率提高了,损耗降低了,成本自然下降
3. 定价策略是有考究的
定价是一门学问,很多时候是精心计算的心理学。
比如,为什么很多价格不超过15美元?
15美元是什么概念?
在欧美,差不多就是一杯星巴克+一个汉堡的价格。这个价位,年轻人买起来完全没心理负担,甚至不需要”考虑”,直接下单。
但SHEIN还有个绝招——
用”凑单满减”提高客单价。
你买了两件衣服28美元,系统提示:”再买11美元就能减5美元!”你大概率会再挑一件。
最后你花了39美元,觉得自己”占了便宜”(省了5美元),但实际上SHEIN的客单价从28美元提高到了39美元。
而且,SHEIN的满减机制设计得特别”鸡贼”:
满39美元减5美元
满69美元减10美元
满99美元减20美元
每一档都卡在用户”再买一件就能凑够”的心理临界点。
一个做消费心理学研究的朋友,专门分析过SHEIN的定价策略。
他说:”SHEIN的定价模型,用到了’锚定效应’、’损失厌恶’、’心理账户’三个经典原理。用户觉得自己在’省钱’,但实际上花得更多了。
4. 产业集群红利
这点好理解
广州+东莞+佛山,是全球最完整的服装产业集群。
面料、辅料、印花、刺绣、拉链、纽扣……啥都有,而且都在1小时车程内。
这意味着什么?
极致的供应链响应速度。
今天需要一批雪纺面料,1小时就能拿到;明天需要换个拉链款式,半天就能搞定。
而且,SHEIN这些年改造了6000多家工厂,在番禺形成了一个”SHEIN村”
这个村,500家小厂围绕SHEIN总部30公里内,白天打版、晚上裁剪、凌晨发货。
所以我上面说了,这不是单纯靠便宜的劳动力,而是高效的协同。不要说欧美干不干我们,就是越南,印度,很多东西他们也能造出来,
但是没有产业带,整个成本就上来了,你很难跟我们竞争。
— 3 —
深度改造工厂
SHEIN内部自研了MES系统免费装到供应商工厂,接单、排产、质检、物流全部实时在线。
这套系统是什么作用?
是把整个生产流程拆解成可量化、可追踪、可优化的数据节点。
SHEIN给供应商装的MES系统(制造执行系统),把生产流程都拆得很细。
比如一件连衣裙,拆成:裁剪 → 缝合 → 上拉链 → 钉扣子 → 熨烫 → 包装……每个工序都有:
标准时间(裁剪5分钟、缝合8分钟……)
质量要求(线头不能超过2mm、拉链必须拉50次不卡……)
责任人(工号001负责裁剪、工号002负责缝合……)
每个工人手上的平板会实时显示:
现在该做哪个款
用什么面料
几点前交货
质量标准是什么
当前进度到哪一步了
关键是它给工厂免费装MES系统、免费培训工人、甚至补贴升级设备。
条件是什么?
必须接入SHEIN的系统、必须接受7天交付、必须保证质量。
一个给SHEIN供货的工厂,老板跟我说:”SHEIN刚来找我们的时候,我们还不太愿意。
因为要装系统、要培训工人,很麻烦。但SHEIN说,系统免费装、培训免费做,我们只需要配合。
试了半年,发现效率确实提高了,损耗确实降低了,订单也稳定了。现在我们70%的订单都是SHEIN的,虽然被它绑定了,但赚钱确实比以前多。”
6000家工厂愿意配合上系统,没有体量支撑,很难说服得动的。
— 4 —
押注社媒
SHEIN能发展起来,最早是吃到社媒的红利
最在是2010年Facebook、Instagram流量还很便宜,但他机会all in 社媒进去,
等到2018年TikTok爆发、2020年疫情加速线上化,SHEIN已经占据了心智高地。
而且他的方向预判对了,也就是说种草的趋势,年轻人的消费决策,从”搜索”变成”内容种草”。
比如
现在的年轻人:刷TikTok看到博主穿了件好看的裙子 → 评论区问链接 → 直接下单。
整个决策路径变了。
所以说他是提前5年押注这个趋势,
我们再来说说这套网红的策略,核心是采用,”网红开箱+裂变返利” 的打法。
具体是这样的头部、腰部、长尾,全覆盖。
头部KOL :(百万粉丝以上):负责打品牌知名度,让更多人知道SHEIN
腰部KOL:(10万-100万粉丝):负责带货,转化率最高
长尾KOC:(1万-10万粉丝):负责真实口碑传播,让用户觉得”身边朋友都在穿”
关键是整个过程,SHEIN几乎不给现金,而是给免费产品+佣金分成。
你是个小博主,粉丝只有2万,SHEIN也愿意给你寄免费衣服。你拍个开箱视频,放上专属链接,有人通过你的链接下单,你就能拿佣金。
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这招的厉害之处在于:用极低的成本,撬动了海量的UGC
其实这套很多人也在做,但是为啥做不起来?
2点
第一:你的激励机制不够吸引人
第二:产品本身不够”值得晒”。
SHEIN的产品有三个特点:
- 1.款式多(用户每次开箱都能拍出新内容)
- 2.价格低(用户觉得”占了便宜”,愿意分享)
- 3.质量还行(不会翻车,不会被骂)
这三点结合,形成了”用户主动传播”的正向循环。
另外一个裂变方式是,晒单返现
SHEIN的APP里有个功能:你买完衣服,拍照上传,就能得到积分或者优惠券。
这招看着简单,但背后逻辑很深:
第一层:降低营销成本
用户晒单 → 其他用户看到”真实穿搭” → 产生购买欲望 → 下单
这些UGC内容,SHEIN可以直接用在广告和产品页,省了模特和摄影的钱
第二层:提高用户粘性
用户为了拿积分,会多拍几张照片
拍照的过程,就是在”强化品牌认知”
积分可以换优惠券,促进复购
第三层:数据反馈
用户晒单的照片,SHEIN可以分析:哪些款式被晒得最多、哪些穿搭风格最受欢迎
这些数据反过来指导选款和营销
SHEIN的晒单奖励,不是奖励有多大,而是让用户觉得’顺手就能拿到好处。
拍一张照片就能拿5-10元的优惠券,门槛很低,用户觉得’反正也要拍照发朋友圈,不如顺便拿个券4。
这套裂变是非常有效的。
— 5 —
为了活跃
APP游戏化
如果你认真看SHEIN的app,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把APP游戏化,换句话来说,把购物变成”刷短视频”
SHEIN的APP,不只是个购物平台,更像是个内容平台。
这让我想起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,之前分享过《产品实战16讲》他里面提到了,头条为什么做的好,很大程度上是整个app需要运营的
有机会大家可以认真去看下。
我们回到SHEIN,它有几个独特的设计:
每日签到得积分
用户每天打开APP,签到就能拿积分
连续签到,积分翻倍
这招的目的是培养用户”每天打开APP”的习惯
抽奖赢免单
每天有多轮抽奖,用户可以免费抽
奖品从优惠券到免单都有
这招的目的是增加用户停留时长
直播秒杀
每天有多场直播,限时秒杀
制造”稀缺感”和”紧迫感”
这招的目的是提高转化率
而且,SHEIN的APP首页不是商品列表,而是像刷短视频一样刷商品”
你每刷一个,系统就会根据你的行为(点赞、收藏、加购)推荐下一个。
这种设计的好处是:用户停留时长远超传统电商APP。
你看SHEIN的APP,用到了’无限滚动’、’即时反馈’、’变动奖励’三个成瘾机制。
用户一旦打开,很容易就刷半小时停不下来。
另外还有一点,也很重要,那就是流量到交易的闭环
早期的SHEIN,还需要把用户从Instagram导到官网,中间会流失一部分人。
但现在不一样了。TikTok、Instagram都支持”站内直接下单”了。
用户刷短视频 → 看到SHEIN的产品 → 点链接 → 直接在TikTok内完成支付 → 等着收货。
整个路径只有3步,而且都在同一个APP里,转化率比以前高了好几倍。
这就是SHEIN的流量护城河
它不是靠买广告,而是把自己嵌入到年轻人的日常内容消费里。
你每天刷TikTok、Instagram,总会刷到SHEIN的内容。久而久之,你会觉得”SHEIN就是时尚的一部分”。
你看从卖货到把社群运营,app运营加入进去,在我们这个行业是真的很缺乏这样的人才。
— 6 —
最后
写了这么多内容,我想表达什么
通过拆解SHEIN,确实感觉,是用一套系统推着公司前进
你看啊,
选品上小单快返,数据驱动来判断
在供应链上,极具柔性,研发MES系统,也是数据化
在投放上,SHEIN也早就靠AI驱动来投放了,这个我在之前的公众号中也写过
运营上APP游戏化,产品裂变
网红上数据跟踪,时时检测,系统化追踪判断
每个环节都数字化,然后串起来,形成一个高效协同的系统
电商做到最后,就是数据化,系统化,AI化,这是所有想做大做强的公司,必然是要朝着这个非常走的。
所以SHEIN,其实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。
可以朝着这个目标来思考。
希望今天的内容,能对各位老板有帮助。
以上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