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离第一次出单已经近一个月,今天终于要分享了,比目标时间晚了三天,对于时间的管理还需加强。虽然不能保证纯干货,但是所有文字保证都是自己码的。话不多说,进入正题!
本次分享主要分为三个部分:反面案例分享、出单案例分享、其他分享。
一、反面案例
1.选品过程
我大概是4月底开始接触的OA,开营前通过知乎、YouTube、Google、百度等渠道了解并学习OA。6月8日开始第一次选品并下单,主要用的方法是Keepa+TA反向选品。
(1)通过Keepa的Data下的Product Finder功能搜索Amazon上热卖的玩具,过滤条件如下:
sales rank:0~60000(值的设定:筛选出月销量超过100的玩具类商品,通过销量预估软件可以查到玩具类月销量超过100的玩具类商品销量排名大概是60000)
Amazon:Out of stock(值的设定:筛选出Amazon断货的商品,不跟卖Amazon供货的商品)
new:20~300(值的设定:筛选出$20~$300的商品,价格过低没利润,价格过高风险大)
Root category:Toys&Games(值的设定:筛选出玩具品类的商品)
New Offer Count:0~50(值的设定:限定竞争,筛选出卖家数量小于50的商品)
通过右下方可以看到,随着筛选条件的增加,搜索出的商品数量是在不断减少的。Keepa上一次只能导出10000条记录,但是搜索结果有16768条,我们又不想错过任何结果,怎么办呢?这时候只要多设置一下搜索条件,分多次导出就好啦!
比如在是否有变体的选项中,第一次选择无变体,这样就只剩下5109条记录了,然后点击FIND PRODUCTS。
把展示的行数设置为5000,再点击Export。
选择Only ASINs(仅导出ASIN)即可导出第一页的5000条记录,然后翻页,导出第二页的107条记录。
第二次选择有变体,剩下11659条记录,如果希望导出所有11659条记录就还需要再设置其他条件,重复导出步骤即可。
(2)将导出的ASIN整合到一份excel文件中,用TA的反查功能搜索可OA商品(船长上课有讲到,而且圈子有很多分享,具体操作步骤就不贴图了)。
(3)后台查看是否可销售,并创建商品
(4)在Amazon中用Keepa查看产品数据并分析
图1
图2
当时只看了卖家数量、销售排行、评分:销售排行25000~35000左右,还不错;卖家数量8个一下,竞争不大;评分5分,很高。当时的售价是32刀左右,进货价15刀,ROI有30%+。
(5)下单
只看了这么几个数据匆忙下单,还一次买了8件,真的是很傻很天真。
(6)第三方发货到FBA仓库
(7)躺死
到现在已经过了快2个月,还稳稳地在FBA仓库躺着。
2.总结反思
(1)做对了什么
当时没搜索到关于Keepa+TA反查选品的相关资料,自己通过学习Keepa使用方法和TA反查技能,把两个工具结合起来使用,算是有一点点自学创新能力吧。但是设置的条件不够恰当,并且还没学以品找品的技能,导致每天也就只能选出一个sku。
(2)做错了什么
①产品分析不够全面,没有关注到评价数量、各卖家库存变化情况等信息;
②选择了没有动销的产品,Keepa销售排行不是连续曲线,可能是因为某些时间段销售数量为0,看到此类产品应注意风险;
③对于拿捏不准的产品,一次性买太多件;
④下单后跟踪了一段时间的产品销量,在明知产品销量不大的情况下,仍抱有出单幻想,没有及时退货。
(3)问题探讨
①如果选到了长期无销售记录的产品会怎么办呢?
- 新手免费广告引流(是否可行,是否有教程),加大出单概率;
- 继续在仓库放着等出单,临近90天或180天的时候再下架并销毁库存;
- 退回第三方,再发到其他平台销售;
D.其他
②Keepa销售排行不是连续曲线,是否意味着某些时间段销售数量为0?
二、出单案例分享
先晒下渣渣的业绩:开营前进了第一批货,7个sku,49件商品,总价值885.5刀;目前已售其中的4个sku,其他销售数据见下表:
选品流程:
(1)通过Keepa的Data下的Product Finder功能搜索Amazon上热卖的玩具
(2)将导出的ASIN整合到一份excel文件中,用TA的反查功能搜索可OA商品
(3)后台查看是否可销售,并创建商品
(4)在Amazon中结合Keepa和产品留评数据进行分析
所谓吃一堑长一智,吸取了第一次选品的教训,这次选品分析得相对全面了。以下是选品时(6月中旬)的数据:
①销售排行曲线(Keepa中查看):5000~25000,属于热销产品;
②各卖家库存曲线波动情况(Keepa中查看):看到卖家库存近期是有变动的,可知该产品有动销;
③近期留评数量(Amazon商品详情页面可查看近期留评数量):上个月评论数量为7条,上上个月评论数量为10条,进一步验证该产品有动销;
④历史卖家数量(Keepa中查看):近三个月卖家最多有23个,近期卖家只有10个以内,竞争不大;
⑤卖家库存(Keepa工具加载):大多数卖家的库存都在5个以内,竞争不大;
⑥ROI:进价23刀,buybox价格49.95刀,ROI30%+。
(5)下单
下单购买5件,发到第三方。
(6)第三方发货到FBA仓库
(7)未到仓库已出单
下单后时不时都会留意下产品动态:buybox谁占着、buybox价格、有几个卖家、销量排行如何变动等等,发现这款产品挺好卖的,只要价格合适,应该能很快出单。但是由于没啥经验,还以为到了FBA仓库才会出单,也就没有调价,产品还没发到FBA仓库就占到了buybox,两天内就已出4单。最后一件上调了5刀,很快也出单了。
2.总结反思
(1)做对了什么
①分析相对全面,与船长的选品五大点基本符合(除了没考虑价格波动)
- 不侵权:多个FBA卖家在售卖,不大会侵权(当时还没有太多侵权概念,只是知道不跟卖中国卖家的listing)
- 有销量:从销售排行、各卖家库存曲线波动情况、近期留评数量可分析出所选产品有销量
- 查看卖家数:卖家数不多,且有一定动销,竞争不大
- 有利润:预估ROI在30%+
②观察到产品热卖,且其他卖家的价格都较高,马上调价。
(2)可改进的点
①没有考虑价格波动,只是按当时buybox价格估算ROI,应该参考三月内最低价、均价等价格计算ROI和风险。
②产品从第三方发往FBA仓库的时候就开始每天看一下产品的价格以及销售情况
③重视产品侵权,把它放首位。
④用船长分享的“以品找品”的技能,挖掘出更多相关可OA产品。
⑤用Keepa或者TA找产品的时候,可适当放宽筛选条件进行“粗筛”,获得更多产品再进行一轮“细筛”。
三、其他分享
1、高风险高ROI
如果选到高风险产品(比如Amazon自营且较少分享buybox或者销量不高且卖家较多等情况),最好是有足够高的ROI才选择下单,这样才有可能获得不错的收益。
2、关于玩具品类的思考
大部分玩具,尤其是人偶类型的,感觉对新手不太友好。主要有两个方面:
①Amazon近期突然限制了很多玩具的售卖权限;
②大部分有利润的人偶类型玩具都是预定的,有些(还是大部分?)批发商取消订单需要收取手续费。
售卖这类产品,需要一定的商业敏感度和风险分析能力。因此,我觉得可以先售卖其他品类的产品,积累店铺绩效和运营经验,店铺绩效提高了再考虑售卖人偶类的玩具。
希望看到这篇出单复盘的有缘人能对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进行探讨,并且对任何有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!大家共同进步,加油!!!